
海上有多少片浪花,就有多少关于七一五所的故事。
66年来,七一五所人的心愿在悄悄改变,他们的心愿,我们未曾经历,却不能忘记。
时间来到1960年,那时候的七一五所人在想什么呢?

1960年,我和同事被派往海军第三研究所——七一五所的前身。
到了北京,我们乘上公交车,在摇晃中路过了天安门,又行驶了约18公里,到电子管厂下车,再走几百米泥路,终于见到一扇旧木头大门。
我被安排在一个小房间里,那里有4张双层床,住着7个人——空一个上铺公用。老同志顾发祥一家甚至就睡在楼梯下,用草席、旧床单围了当作墙。连我们当时的副所长王朋,他的宿舍也只有一张床,其他什么都没有。
工作时,我们一个大组约50多人全都挤在一个办公室,办公桌就是从农村找来的斜腿方桌。方桌拼起来,大家便面对面一块办公搞科研,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打扰到其他人。哎!我的心愿啊,就是能有更好的工作环境。
一开始的那几年,我们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尤其是专业仪器设备,那叫一个简陋。一台示波器、一把电烙铁和一台万用表,就是我们科研仪器三件宝!没有条件怎么办?那就创造条件!我们用浇菜地的露天水井作测量水池,在厕所改造小水池作实验,甚至在武汉东湖划着小竹排进行湖上试验。
如此艰苦的环境,大家的工作热情却相当高。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工作上有困难,不是抱怨开展工作的条件差,而是抱怨自己的水平差。你可别说我们假,初创时期,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那时候啊,我心里老是想着,能有更多的试验器材就好了。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 1971年,七一五所从武汉搬进三线宜昌新坪,在那个年代,七一五所的心愿是什么呢?

我们几千人进驻崇山峻岭,来到了新坪小镇。在那沟壑纵横、悬崖峭壁的地方,我们硬是劈山掘洞、筑墩架桥,修好了专用公路,直通三峡腹地。
山沟沟里一下来了这么多人,物资供应不上了。于是我们学起了革命时期的延安,找地开荒,自力更生。家家户户都买锄头、扁担,学习种菜、养鸡、养鸭,还要上山砍柴、劈柴,再搭灶做饭。记得所区附近的平地不多,河边稍微平坦的地方却都是石头滩,找到一点可供种植蔬菜的地方要付出很大代价,比“学大寨”困难多了。
在这山沟里,除了用水不愁,螺钉、螺母、纸张、金属、非金属材料、元器件、生活用品、粮油食盐、鸡鸭鱼肉酱醋等一概要花时间、花人力用汽车运进山。我们都打趣道:“出门像公子,回家像骡子”。哎呀,我们的生活条件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啊!
我们在大山里一待就是十年,认证、绘图,器材备料,工厂加工,外协,项目整机例行试验等一系列工作都隐蔽在新坪一个狭长的数里路的山谷中进行。一批立志海军建设的年轻人,在水库、在池塘迈出了中国水声工程研制试验的第一步,从研仿到自主研发,终于造出了我国第一代声纳。
但我的心愿是走出三线,去更广阔的天地。1981年7月,接到上面的通知,我们终于要搬家了!还记得搬家那天,新坪下起了小雨,我抱着年幼的孩子坐上了去码头的卡车,行李也少得可怜。因为在山里,我们根本就没有多少家当!卡车上摇摇晃晃,我没有回头看一眼,因为我知道我们将奔向新的未来,在为水声事业发展作贡献的广阔天地中迎来新的机遇!

在三线的十年,虽然艰苦,但通过全所职工的齐心协力,我们完成了很多海军装备任务,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当时间来到80年代,迎来新机遇的七一五所人又有什么心愿呢?

我的心愿是有自己的试验基地!搬迁到富阳后,我们逐渐有了新的办公楼,有了新的宿舍区,承接的任务更多了,一切都好起来了。虽然几经辗转搬迁,但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初心始终没有变,每个人始终与所同呼吸、共命运,此生与所和水声紧紧相连。
但因为条件的限制,我们没有自己的试验站,因此不得不经常在外单位的各个试验站之间穿梭,新安江试验站、莫干山试验站以及声学所的淳安试验站……我们是这些地方的常客。很多次,为了完成一项项国防装备任务,一辆辆中巴车送去了我们一个又一个设备,一批又一批试验人员。遥远的路途见证了我们每一次期盼,每一个试验站都见证了我们太多的汗与泪……那时,每当坐上摇晃的中巴车,我总是心里暗想,如果能有我们自己的水声试验基地,那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是啊,如果能有自己的试验基地那该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到全新的21世纪!21世纪的七一五所人,你有什么心愿?

我的心愿是七一五所的装备可以听得更远、听得更清!
2001年3月某一天,天气晴朗。国家多个重点项目同时在试验场进行海试,首长纷纷上舰“督战”。这是我所某型声纳装备第一次正式亮相,整个试验场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我知道科研难免失败,但这一次,作为总设计师的我不允许试验失败!出航前的晚上,我在试验现场反复地检查设备情况,直到凌晨也不敢休息。在海上颠簸的一整天里,我和同事们奋战在一起,最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试验成功了——关键的作用距离得到了极大突破,这意味着装备性能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松了一口气,开始有点撑不住了,依稀记得首长大声地说 “我要亲自主持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然后就在现场悄悄睡着了。我梦到新的时期已经来了,我们研制出更多的装备,有了更大的技术进步,无垠的蓝色海疆将由我们守护!

回望过去,他们的心愿,在我们的时代,听到了回声。
如今,双浦新区入驻了一批又一批七一五所人,我们力争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七一五所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心愿,是时代的写照,我们的未来,在不断变化的心愿中越来越好,新的心愿,就是七一五所的未来。
打造水声强军装备!
做优海洋强国产业!
着力推动七一五所高质量发展!
建成世界一流海洋信息领域研究所!
为船舶事业贡献更多七一五所力量!
更好地守护我们的蓝色国土!
这些心愿,就是七一五所的未来!